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校友网络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20/06/18浏览量:53

恰逢上合组织成立十九周年之际,6月16日下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校友网络论坛。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牛海峰,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谢小用,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胡继灵,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副主任董斌等和来自印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校友和有关组织代表一同视频出席活动,就“新形势下上合司法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线上研讨与交流。论坛由中国-上合基地办公室培训部副主任印晓慧主持。

胡继灵对出席此次校友网络论坛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眼下疫情态势仍然严峻复杂,上合司法命运共同体构建所面临的挑战将更加艰巨,但机遇往往也与挑战并存。期待与会专家们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增进沟通交流,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在新形势下时刻秉持“上海精神”,共迎新挑战。

牛海峰在主旨演讲中肯定了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分享了中国公安机关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力以赴投身抗疫一线的经验与做法。他强调,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中国公安机关也积极同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互援互助,开展依法打击涉疫跨国犯罪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在区域及国际事务中统筹协调的作用,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安全。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国-上合基地的作用,加强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共同提升各成员国执法司法人员能力和水平。

谢小用在主旨发言中回顾了上合组织成立十九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对今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的抗疫合作表示了肯定。他指出,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司法合作开展良好,为构建上合司法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疫情发生以来,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抗疫国际合作,充分践行了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各国校友和有关组织代表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中国-上合基地此次举办的校友网络论坛形式新颖,在疫情窗口期为校友线上交流提供了新平台,积极扩大了中国-上合基地的海外影响力。各组织、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司法、执法、反恐、教育、外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借此机会畅所欲言,为新形势下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构建上合司法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国-上合基地2019年校友马希尔·拉希姆在演讲中分享了去年参访中国法院的感受。他充分肯定了中国的发展,同时就建立上合国家和“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高效、透明且响应及时的司法和额外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建议。

中国-上合基地2019年校友,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瓦季姆·巴尔丘克充分肯定了2019年的培训成果。他表示虽然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但是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框架内的部分工作确保了地区局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上合基地吉尔吉斯斯坦研修中心(建设点)负责人苏白·阿那别克表示,筹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法律院校联盟,联合培养高水平的法律专业人才,是目前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国家法律院校的当务之急。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高级管理层、法学教授 Sridhar Patnaik 指出中印文化有着不少同源之处,哲学思想也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印作为两大新兴经济大国,应当在考虑如何推动携手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上合基地俄罗斯研修中心(建设点)负责人刘新宇和俄罗斯社科院德米特里·梅尔尼科夫教授分享了俄罗斯司法研究的丰厚成果与最新目标,他表示上合组织司法领域作机制的发挥有利于此次新形势下新合作的开展。

上海政法学院法学硕士毕业生,乌兹别克斯坦投资与对外贸易部投资项目研发中心莫拉特·卡西莫夫见证了中国-上合基地七年的发展与变化。他建议开设针对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专家的国际会议和联合研究。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盛红生指出构建上合组织国家司法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把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处理好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上合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从上合组织的全局出发,实现双赢乃至共赢。

作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各国将不断深化团结协作,为地区和国际社会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智慧”和“上合力量”。中国-上合基地也将继续发挥“培训、智库、论坛”三大功能,服务上合,服务国家战略,为构建上合司法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推进上合组织国家司法、执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添砖加瓦。 


中国-上合基地办公室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