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习近平讲话为国家安全顶层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李宇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分析, 这不仅是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也是第一次提到“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涉及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性。习总书记对国家安全观纲领性的阐述,为今后国家安全顶层战略设计提供了指导性原则,从根本上为“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图景。
“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观念”,李伟说,习总书记对国家安全观的阐述简明扼要,不仅涵盖了国内、国外外两个方面,还涉及到了国内的各个方面,把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辩证科学地结合在一起。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不再是强调某个领域,而是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维护国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今后国家安全战略的设定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于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适应中国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王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习近平表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于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习近平首次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过去提出的“综合安全观”的升级,在集纳人民、政治、经济、军事等安全问题的同时还特别突出国际安全问题,统筹了国内外两个安全大局,协调了中央、地方、外交、军事乃至宣传方面的力量。
“目前全球的趋势都是由应对传统安全问题转向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于军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适应了中国安全面临的新形势需要,是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在新层面的战略总部署。
于军指出,我国在十几年前就曾经提出过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旨在应对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所面临的综合安全问题。于军认为,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体现了在中国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迫切性和必须性。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侨事件中启动了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开展了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境外安全保护工作联动,有效保护了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
于军认为,当前中国正经历一个从“大国”走到“强国”的过程。从安全角度上看,中国还需要调整,要推翻,这就是一个“由大到强”、“将强未强”的阶段,在很多的问题上,国内需要一个这样高层级的委员会来统一协调、指挥国内相关单位的工作。国家安全委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机构,要出计划、出战略、出指导、出协调等,更要首先协调好国防和外交以及外贸这三个方面问题,特别是三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和综合。于军指出,如果没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在应对安全问题会出现决策层次多和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