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合组织元首峰会闭幕并发表了《杜尚别宣言》,会议不但制定了2015—2025年的发展战略,还做出了上合组织“扩员”的重大决定。此次峰会可看作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是确认了该组织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扩员”就是实证。二是明确了该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以安全合作为主导,同时大力推进经贸合作与人文合作。三是就该组织的合作原则形成高度共识,即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上合组织成立13年来在安全合作方面稳步前行,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中亚、南亚和西亚国家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伊朗等国家也对该组织充满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如果中俄两国精诚合作,形成共识,借助上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构建起“亚欧共同体”,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所提出的构建“亚欧共同体”,不是要倡议建立一个新的区域组织,而是主张以上合组织为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亚欧共同体”,应包含这样三重含义,即亚欧安全共同体、亚欧经济共同体和亚欧文明共同体。这三重含义也可看作是上合组织要努力实现的三重战略目标。
三个战略目标
作为“亚欧安全共同体”,主要以反恐和反宗教极端势力与组织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为主旨,同时反对和阻止外部势力干涉成员国内政,以实现区域内的和平与稳定。目前,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宗教极端组织已在中亚、西亚地区形成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这一形势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推动中东国家积极参与对极端组织的空袭。在这种形势下构建亚欧安全共同体就显得非常必要。作为“亚欧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在加强务实项目合作和全方位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战略目标。作为“亚欧文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应以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理念相互交流、和睦共处,使亚欧的四大文明(佛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能在同一区域共同体内相互辉映、共同发展,彻底粉碎“文明冲突”论,为世界树立典范。
逐步奠定“共同体”基础
上海合作组织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它的合作理念与合作模式已对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很多国家产生了强大吸引力。目前,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蒙古国和阿富汗是该组织的观察员国,而土耳其、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是对话伙伴国。这充分说明这些欧亚国家对新型的、平等的、非欧美主导的区域安全合作与经贸合作具有浓厚兴趣和共同需要,从而为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亚欧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上合组织第一轮扩员过程中应争取把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国、土耳其、白俄罗斯和伊朗这六个重要国家吸纳进来,在将来条件成熟时应考虑把诸如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埃及、约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不丹甚至韩国扩容进来。
上述这些国家均是亚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既没有加入欧美军事集团,也不是欧盟成员国,而是国际安全合作与经贸合作中仍未被整合的“散户”,中俄应抓住战略机遇,联手合作使这些国家融入上合组织,逐步形成“亚欧共同体”。
目前,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上合组织的发展已相当警觉和格外关注,甚至有人认为中俄欲借上合组织与美欧抗衡。因此,在把上合组织打造成“亚欧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对该组织的性质与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界定,一是有利于消除美欧的敌意,二是有利于消除成员国的疑虑。“亚欧共同体”不是冷战思维下的军事集团,而是在反恐、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和尊重与维护成员国核心利益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形成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区域安全体系。它也不是价值观联盟,而是坚持成员国之间相互尊重各自的政治制度、道路选择、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以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作为区域合作的基础和理念。
中俄共同战略需求
笔者认为以上合组织为平台打造“亚欧共同体”是中俄两国共同的战略需要。虽然中俄都不想也不愿意与美欧对抗,但必须构建起自我防护和区域合作防护的安全体系,为此,中俄应在战略上紧密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借力给力,共同打造“亚欧安全体系”,这是中俄共同的战略需要,也是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从经贸合作角度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倡议,得到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沿线国家的赞同和支持,但要把这一倡议变成现实则需要借助平台推动。因此,借助上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与俄罗斯合作,通过务实性、关键性大项目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显格外重要和必不可少。在与欧美关系难以逆转的形势下,俄罗斯转向东方、转向亚洲已是必然选择。通过上合组织融入亚洲经济,通过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而与中亚、南亚等国家形成统一的经济空间,这完全符合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最近,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印度、蒙古、斯里兰卡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进一步增强了与这些国家的互信合作,为构建“亚欧共同体”创造了良好的区域合作氛围。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来也多次表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已成为俄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只要中俄形成战略共识、联手合作,共同打造“亚欧共同体”就大有希望。
(作者:赵传君;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