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来沪访问见证中哈友谊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14/06/24浏览量:6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向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师生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他们2014年来华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2014年6月16日起,作为中哈友谊的使者,199名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师生应邀来到中国。他们的第一站是上海。在为期6天的申城之旅中,哈方师生不仅全方位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更见证了中哈间的传统友谊。

        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的师生友好交流,跟中国师生学习书法,走访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线和中国商飞公司,参观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游览朱家角、豫园等海派景点……6月16日到22日,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199名师生在上海的行程丰富而有内涵。

        在6月19日举行的欢迎晚宴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哈方师生赠送了一件寓意深刻的礼物,名为“丝绸之路”,它是由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师生们绘制的长卷作品。收到这件礼物,哈方代表团团长拉西莫夫欣喜不已。他说,上海方面的热情接待、周到安排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拉西莫夫感言道,此次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访华,只是两国青年间友好交流的开始。

        6月22日,就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离开上海前往下一站的当天,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请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中哈师生来说,此次跨国申遗成功,不仅是跨文化交流、合作的里程碑,更见证着中哈源远流长的友谊。

        很多人清晰地记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主题演讲时所说的一段话:“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谈及上海之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库尔塔斯教授说:“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所有的行程、计划都考虑得非常周到。从翁铁慧副市长为我们举行欢迎晚宴,到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进行参观交流,上海市教委等接待方的一切活动都安排得很好、很有特色。”

        临别前,当被问及对上海的印象时,茹素普别科夫·曼苏尔同学指了指身上穿的T恤,T恤上印的字样,正是“我爱上海”。和他一样,许多哈方师生离开上海时,都带走了一件“我爱上海”字样的T恤衫。曼苏尔说,这四个字,就是他们上海之行的最大感受。(通讯员 焦苇 董睿阳

        

        【相关链接】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倡议创建,是哈萨克斯坦最高学府,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该校于2010年9月正式开学,目前设有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人文学院等专业。学校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学者授课,旨在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原文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zonghe/2014/06/24/65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