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5次会晤,先后在俄罗斯南部城市乌法举行。“双峰会”模式并非首次出现。2009年,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上合组织峰会之后,金砖国家举办了首届峰会。(7月9日 新华社)
这不是“金砖”与“上和” 第一次在一个城市举办,但应该是第一次“二重奏”。即便之前在一个地方举办,也基本上只是地缘上的关系。而这一次,则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作为金砖国家成员的印度申请加入上合组织,成为两大组织融合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国家加入上合组织,对于组织的自身发展也好,对于中国改善西部安全环境也罢,都有重大意义。
之前,无论是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成员国,让这些国家凝聚在一起是因为有“共同反对的东西”:反对欧美垄断全球治理领导权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是联系金砖国家的重要纽带;共同反对“三股势力”,则始终是上合组织的主要目标。而如今,随着安全议题和经济议题在全球的互动性增强,也使得这两大峰会有了更大的对话空间。“重合”在乌法是一种机缘巧合,但加深内部合作则是一种大势所趋。
对于“金砖”与“上合”在乌法重逢,不少媒体简称为“乌法盛会”,这样的简称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双峰会”的“无缝对接”,一方面,给两个组织的许多成员国,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在会场内外均可频频互动,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多边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更多的交流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合作,其带来的外溢红利,肯定远远超过两次峰会本身,而这些,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对于中国而言,乌法盛会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一方面,中俄印作为亚投行的三大股东同时与会,这有利于亚投行的发展与推进,也有利于继续增进亚投行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有极大的利好,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方案和印度“季风计划”等区域合作方案的进一步对接而言,乌法盛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有望进一步赢得与会国的大力支持。
因而,“金砖”与“上合”的二重奏,无论是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扩大合作范围,还是对于金砖国家寻求新的共同支撑,此次的乌法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当然,置于更为广阔的视角,或者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乌法盛会,必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大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历史地理坐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大的主题,所有的努力,最终的落脚点都应在这。(龙敏飞)